让我爱上他的一本书:Alan de Botton 《旅行的艺术》

我开始想念文字 另一种文字 我的意思是说 另一种让我随意发泄的文字 我想念你 了  真的 最近爱上了这一本书 很喜欢里面的文字 在北京老街一家小小书店里 某个书架里看到了这几个文字 刚好快离开了 刚好《旅行的艺术》抓住 了 我的眼睛 书本是被塑胶袋紧紧地包囊着 像个未看见世界的婴儿 还未睁开眼睛 因为那几个字 不顾一切地买了

高木直子《一个人旅行2》人气绘本 – たかぎなおこ Naoko Takagi

高木直子 相信你应该看过上一篇介绍《高木直子 为了梦想而坚持的女生》 (如果还没 可以点看看) 是的 从此之后 我认识了高木直子 不只在脑海中有这个名字 在书柜上也有一个位置 目前拥有了经典系列 其中有几本躲在朋友那儿 剩下4本倩影 高木直子 的人气作品有 《150cm生活》、《一个人在东京》、《一个人的第一次》等 高木直子(たかぎ なおこ) Naoko takagi (摘自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634208.htm) 特征:小时候梦想开花店或面包店  高木直子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 […]

随军翻译

作者:禤素萊 (以下摘自有店) 書籍簡介: 這本書記載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軍中故事。作者禤素萊於2007年始,擔任聯合國特遣派駐科索沃之北約維和部隊的隨軍翻譯,期間親身目睹了許多軍中趣事、憾事。基地環境及種種額外任務,又提供了作者一窺美國二十一世紀以來兩個戰地面貌的機會。 作者文字描寫能力極強,曾獲花蹤文學獎,也曾出版文學著作。此次她以細膩、活潑中偶見沉重的筆調,寫出遙遠世界另一頭人民的苦難和掙扎求存的故事,也寫出一位遠赴異地生活的女子的勇敢和堅毅。隨著軍隊停駐與拔寨遊走間,一個又一個或感動或感傷,或惹笑或哭笑不得的故事,躍然紙上。 作者簡介: 禤素萊,出生於馬六甲,自小在古老河岸觀察遺跡、聆聽歷史風雲中成長,深信馬六甲河就是遠航故事的開始。東、西文化曾以超過八十幾種語言在這河畔熙攘交流,因此很小就常遐想河上 Lingua Franca 此起彼落之風情。因緣際會,後來極喜歡學習各種語言,才察覺與此潛藏意識有關。 旅居海外二十年。在其心目中,大馬是英文所指的「母國」 Motherland,德國是德文所指的「父國」 Vaterland。兩者皆為中文所指的「家國」,馬來文所指的「水土」 Tanahair。有父有母,理所當然,自認感情上因此不存在雙重認同的矛盾。 2007年始,任職隨軍翻譯,為聯合國特遣派駐科索沃之北約維和部隊服務,專職提供軍隊語言翻譯上的訓練。因此機緣,得以近身觀察戰爭機制,旁觀族群衝突、殺戮,體驗封閉社會各種匪夷所思的文化衝擊。 目前居無定所,家就是心之所在。 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x 被题目吸引 很有趣的一本书 可以让眼界开阔了 […]

《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

看完那些年 很惊讶的是似乎我没有想象中的感动泪流 也没有充斥着中毒的画面 电影院结束时 似乎有一种淡淡的句点 都是中学初恋该有的情怀 竟然找不到那种让我心悸动的片段 是否听到太多的好评后 对于电影有了一种莫名地期待 通常抱着这样心态去看 结果都会峰回路转 觉得电影中很多笑点 该是一部小品和充满着幸福回忆的青春故事 他说 来新加坡看吧 有一刀未剪的 不想看太多柯腾的屁股 却一直在萤幕上摇来摇去 还好他的屁股肌肉紧绷 没有松弛的现象 想回味几段看看有没有让我感动的地方 脑海里却一直出现几个赤裸男生打手枪的画面 […]

这是一份爱。《乡音回家》

文化是一种艺术,那你个人觉得它的价值为多少? 在不同的人心里住着的价值与地方环境,会造成文化价值的起落差异很大。那天在《乡音。回家》斗母宫慈善推介后,听吉安说着传统文化的概念还有价值,在家乡原来是一种沦落。好可惜。 环境与人文原来息息相关。传统文化如果放大了,在国际世界里,它是一颗耀眼的星星,无法被价值衡量的东西。在西方观念里,任何时候,任何人都知道艺术在这国度里占了很大的地位。 无论是小提琴家,舞台剧家,街画涂鸦艺术者或是作家,享有的尊敬可以轻易地在交流时的眼神看得出来。那天在伦敦,偶然告诉一位在艺术店铺里工作的美眉自己 在写些文字,她虽然只是个陌生人,但流露出来的敬佩让我很受宠若惊。突然心中想起遥远的家乡,反复的想着会不会有同样的反应,恐怕大马开始下雪了。 听着丘惠中大哥的客家山歌,在台上台下都清唱时,我迷上了台下吃完饭后,悠悠来的哪一段(按这里看回上一篇)。短短的近距离,突然来一段客家历史的曲子,听不懂也好,感性的荡气回肠立刻勾住我的心弦。缓慢的拍子,中气十足的飘逸歌声,大家静静地随着他飘到远方某处。我似乎看见以前的阿公阿嫲,辛辛苦苦地在中国黄河边辛勤地劳动着,只为了胡一口白饭,养活几个小孩。也看见山上的河水西溪,明媚的风景说着古老的故 事。 有些事情,没在我们的生活中,从来都不懂。有些事情,如果我们再不懂,或许以后也没人懂了。丘大哥已经是个满头白发,老态龙钟的老人,声带却有着魔咒般会让音乐在你脑海里倒带着往昔。简单的几句歌词,眼泪又忍不住被感动了。糗了自己的我听到很有感慨性的音乐,总是无可奈何的关不了水龙头。听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歌谣,心中真的澎湃。 或许曾经是华乐的我,对音符总是很敏感。偏好一些传统文化,我容易被旋律占领。只要是动人的都是美丽。听着吉安的CD,母亲被吸引过来。我听到一塌糊涂的调子,对母亲来说很亲切。第一次听见方言制成的专辑,一种古老的味道飘在家里。母亲偶尔随着音乐哼着吟着,偶尔把头凑过去播音机处,歪着头静静地站着聆听。不晓得这些曲子会让她想起什么,但我看见她有点闪烁的眼睛。好像有点兴奋,好像她想到童年。她提起外婆,尝试想起些什么但是最终忘记了。只是,我知道这专辑里大多数她都满熟悉。 【鄉音 回家】 Kuih Kapit 香又脆 土豆仁 剥几把 灶脚内 炊甜糕 三十暝 点灯火 穿纱笼 绑头鬃 […]